-
2016-01-28
肝星状细胞增生 肝星状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称为肝星状细胞增生,是肝纤维化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。肝星状细胞(hepatic stellate cell,HSC)的名称有多种多样,如肝贮脂细胞(fat-storingcell,FSC)、
-
2016-01-28
因爱吃青葱 染上甲肝 在墨西哥,青葱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食物配料,类似于中国的大葱。美国人在拌沙拉时,也喜欢加上点生的青葱。对此,美宾州州立大学食品专家拉博德教授认为,青葱的种植、食用方法及其层状结构,都使其成为传播甲肝病毒的佳载体。
-
2016-01-28
肝缩小 “肝萎缩”是指B超或CT检测,肝脏体积缩小,属于传统医学的“鼓胀”,现代医学定性为“肝硬化”,肝缩小目前国内外除肝移植外尚无其它有效的治疗方法。20世纪40年代,医学界次提出暴发性肝衰竭(FHF)的概念,初称为急性肝萎缩或急性肝坏死。
-
2016-01-28
远离甲肝还须预防!!! 甲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,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,共享餐具、茶杯、牙具等,吃了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,都可以受到传染。如果水源被甲肝病人的大便或其它排泄物污染,往往可以引起甲肝爆发流行。
-
2016-01-28
乙肝e抗体(抗HBe)阳性 乙肝e抗体(抗HBe)阳性,说明大多数乙肝病毒的复制停止,随之病情也会由活动变为静止。
-
2016-01-28
带你认识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,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大,粪-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,水、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,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。
-
2016-01-28
肝昏迷 肝昏迷(hepaticcoma)是严重肝病引起的、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病征,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。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肝昏迷两大类。又称肝性脑病。
-
2016-01-28
蜂蜜泡蒜 养肝护肝之佳肴! 韩国人吃饭离不开蒜,一项临床实验表明,大蒜能增强肝脏功能,30位乙型肝炎患者每天食用9~10瓣蒜,坚持两到三个月后,肝病毒明显减少,病情也逐步好转。韩国人经常把大蒜和其他食物搭配起来食用,既改善了口感,又提高了大蒜的健康功效,而蜂蜜泡蒜可谓是佳的黄金搭档。
-
2016-01-28
食欲异常 食物摄取受下丘脑的两个中枢调节,即腹外侧的“摄食中枢”和腹内侧的“饱食中枢”,后者在进食之后产生饱的感觉,可抑制前者的活动。脑肠肽胆囊收缩素(CCK)似乎有饱食作用,可能参与摄食行为调节。食欲异常,包括食欲缺乏、食欲亢进、食欲反常,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,
-
2016-01-28
抗炎保肝就是降转氨酶吗 慢性肝炎对肝功能的损害会导致转氨酶升高,给予积极的保肝降酶治疗是非常必要的,但同时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。慢性乙肝患者需定期检查肝功能以及HBV-DNA定量检查,若检查结果持续异常,则要进行系统的抗病毒治疗。